时间:2025-11-10 18:41:57
36㎡蜗居住下四口人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?但今天我们要聊的,还真就是这样一间蜗居。
生活在香港的悠悠和丈夫,在初夏时搬进了现在住的小家,它面积只有390平方呎,换算下来也就36平方米,空间格外狭小。
但夫妻俩却将每一寸空间都充分利用了起来,不仅在主卧加内窗,改成了住下一家三口的明亮空间,还在餐厅隔出了一个带阁楼的边柜给菲佣休息,可谓是半平米都不浪费。
只有36㎡,空间自然紧凑,但没想到它该有的功能区一个也不少,难怪能住下四口人。
进入玄关后,左手边是厨房,对面则是卫生间,为了避免开门见厕,装修时还特意把门向厨房挪了一点。
客厅餐厅是一体化式格局,中间没有隔断,只是在餐厅角落中做了一组通顶柜,上半边柜子里面暗藏了一张单人床,留给菲佣住,下半边则当作家中的杂物收纳柜,榨干空间。
还有一间较大的主卧室,目前是悠悠和丈夫以及儿子住的房间,一张双人床,搭配上下铺小床,住下三人绰绰有余。
玄关很窄,只有一扇门的宽度,一边做收纳柜,收纳外套大衣等物,关上柜门后就仿佛是一面实木装饰墙,不显山不漏水。
另一边玄关柜做成三段式,吊柜其实很薄,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菲佣房,我们后面会说到。
中间开放式柜格不仅是放钥匙钱包的地方,也是放咖啡机、杯具的水吧,相当于餐桌延伸。
底柜自然当作鞋柜,收纳四口人的鞋子勉强够用,前提是需要坚持断舍离的少物习惯。
丈夫平时经常会在家工作,想来想去也没个合适的书桌位置,就干脆把餐桌也变成了办公桌。
显示屏挂在餐桌上,乍一看有些突兀,但习惯了以后,仿佛把它当作了餐桌壁画的代替。
实际上,将显示屏挂在这里也是无奈之举,家里实在是没有更多地方去放书桌了,只好用这张餐桌代替,菲佣和悠悠一家三口在这里吃饭后,会把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,不留一件杂物,方便办公使用。
桌边的吊柜不仅提供了额外的收纳空间,也增加了一条灯带用来辅助照明,搭配绿色的装修配色,很有味道。
这次装修的重中之重,便是与吊柜相连的餐桌边柜了,正如我前面所说,它不仅是一组收纳柜,更是菲佣阿姨要住的“柜子卧室”,仔细想想,有点像是哆啦A梦住的那种壁橱床铺。
其实有时候想想也是无奈,家里36㎡的面积还要请菲佣,让本就不足的空间雪上加霜。
但香港的室内设计,总是能给你脑洞大开的感觉,就像悠悠家,干脆把菲佣房放在了餐桌边这组柜子的顶部,乍一看,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吊柜,直到挪动旁边的滑轨梯打开“房门”,才发现暗藏了一张单人小床。
门扇顶部设置两个可以滑动开关的柜格,当作这逼仄卧室的小窗,起码能透透气,说实在的,要是有“幽闭恐惧症”,还真住不了这样一间连翻身都费劲的小屋。
这张窄床,可以说比很多宿舍的上下铺都要窄小,它带来的不仅是翻身困难、通风不畅这种身体上的问题,更多是让人心里觉得拥挤压抑,喘不过气来。
但即便如此,这间小屋也尽量做的功能完善一些,不仅有专门的灯具照明,方便菲佣平时看个书、玩会儿手机,还有一个床尾柜格用来放置私人物品、为手机充电,也算有了个超级迷你的私人空间。
右边的抽屉,则收纳清洁用品、家用五金工具和各种杂物,相当于是个小型杂物间。
平时关上柜门,这些杂乱也随即隐藏在了柜子里,避免让家里显得乱七八糟,对于悠悠家这类的极小户型来说,隐藏收纳十分有必要。
客厅有一扇从电视墙到沙发空间的窗户(虽然也不算太大),且为阳面,白天时能将充足的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带入房间内,照亮整间屋子。
为了避免碍事儿,也就没有再放茶几,水杯、遥控器等物,一伸手就能放到对面的电视柜上。
卧室垫高了地台做收纳,外面的电视柜也用了同样的定制柜,与步入主卧室的第二级台阶齐平,既有刚才提到的柜面放置杯子,又有开放格收纳机顶盒、游戏机,还有一个底柜用来隐藏杂物。
对面的沙发更是简单选了一张双人位带腿撑的沙发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装饰,按悠悠的话说,干净简洁,就是一个小房子最好的装饰。
因为垫高地台,主卧室门要比家里其他空间的地板略高一些,这也就使得电视机上面的内窗随之变高了些。
不过这样一来,既不影响电视悬挂高度,又能增加主卧室的隐私,倒也算一举两得。
主卧室垫高地台,也是为了利用起层高优势,在底部安装上掀式柜板,用来收纳家里的床品被褥四件套,和一些大件杂物,避免空间浪费。
主卧室内,原本较大的房间现在被切分成了儿童房和双人床位两个区域,反而有些显小。
阁楼式的上下铺儿童房,上半部分是一张小小的睡床,它和菲佣所住的柜子其实差不多,但要略宽一点点,侧边掏空出一个长方形的窗户,搭配儿童房内的灯带进行采光照明和通风。
悠悠说,这间儿童房可以让孩子度过整个小学时光,到时候再去重新装修一遍,取消菲佣房,改出一间只属于他的单独的卧室就OK。
同样的,阁楼床下方也做了衣柜(其实卧室门口还有一组大衣柜),放一家三口的各类衣物,高度足以挂置,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。
夫妻俩的双人床就没什么好说的了,甚至只能勉强称之为双人床,床架和床垫都是定制的,宽度甚至还不到一米五,睡起来总归有些拥挤,但想想家里要住四口人,也只好忍一忍了。
卫生间门,原本正对着家里的房门,但包括悠悠在内的很多人不愿意开门就见到厕所,即便多一项装修步骤,也要把卫生间门移到斜对的位置。
卫生间内的收纳主力其实是这组镜柜,它从洗手池一直延伸到马桶上方,洗漱清洁用品和悠悠的化妆品统统塞到里面,不会因为放在台面上显得杂乱。
马桶旁边用超薄浴室推拉门,勉强隔断出一间独立浴室,干湿分区,避免洗澡水弄得到处都是,让卫生间变得过于潮湿,同时打扫起来亦会方便一些。
厨房真的是小之又小,里面的空间只能够容纳一人使用,平日里这几乎是菲佣的专属空间,左手边切菜,转个身就能直接上锅烹饪,也说不好到底是拥挤还是方便。
洗衣机嵌入橱柜内,和厨房使用同样的上下水管路,同样嵌入柜子内的还有一个小烤箱,周围留出柜门板和抽屉放其他的餐厨具,尽量避免占用橱柜台面空间。
吊柜做成两层,上面一层较高,还是秉持着放些不常用物品的原则,以免拿取不便;第二层是个长虹玻璃柜门的“下吊柜”,烹饪时经常用到的调味品等物,基本都放在这里。
至此,我们就彻底“云参观”了一遍悠悠这间36㎡的蜗居,不知道大家作何感受?
在我看来,这间蜗居真有不少值得讨论的地方,无论是菲佣住的“柜子间”、主卧开的内窗、儿童阁楼,还是随处可见的精妙收纳布置,都有一种既无奈,又尽量做到实用的感觉。
当然,装修也不算便宜,36㎡最后装修下来总共花费了450000港币,约合410000块……不知道大家猜对没有?